注册忘记密码

四叶口腔

查看: 435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修复后牙齿酸软问题解决方案

[复制链接]

91

主题

102

帖子

1579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57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7-18 09:39:22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蒋密 于 2016-7-18 09:50 编辑


一般来说,牙齿修复后出现酸痛不适,大约分三种情况:
       1. 过敏性疼痛(吃冷热酸甜食物时出现一过性敏感,或者是轻度的疼痛不适感)
  ① 短期内的过敏性疼痛可能是因为高速车针切割牙体硬组织,使牙髓处于充血状态;修复体粘接剂对牙髓的刺激。
  以上的各种刺激,如果在牙髓的耐受范围内,过敏性疼痛会在短时间消失。反之,若刺激超过了牙髓的耐受范围,则会出现牙髓炎,需进行牙髓治疗。
  ② 修复体戴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疼痛,可能是由于继发龋、边缘粘接剂溶解或牙龈的退缩造成牙颈部暴露。
  处理:应检查修复体有无松动、有无边缘微漏产生、修复体边缘有无对牙龈的不良刺激、牙龈有无退缩等。由于水门汀溶解造成的边缘缝隙,易松动接近脱落的,可以取下后使用粘接水门汀重新封闭。牙龈退缩引起的牙本质过敏现象可以使用脱敏剂脱敏处理。其他则须拆除修复体,重新修复。
  2. 自发性疼痛
  粘固后,原因是牙髓炎、根尖周炎或者牙周炎。多是由于牙体预备对牙髓的损害,形成急性牙髓炎或牙髓坏死、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;或者是牙合创伤造成急性牙周炎、根尖炎等。如果自发痛出现于修复较长时间后,多与修复体的质量有关。继发性龋坏或者修复体松动造成继发龋,或由于修复前根管治疗不完善。
  处理:牙髓炎引起的自发痛,常由于修复体覆盖不易检查与定位,不要轻易拆除,应仔细检查修复体是否松动、边缘有无裂隙、有无牙合障碍。再做温度测验与牙髓活力测验,如有牙周症状,应进行叩诊与口腔检查,以便确定牙周组织有无病变与有无根壁侧穿。确定牙髓炎症,视情况进行牙髓治疗。如为牙周炎症引起者,应根据临床与牙周破坏程度、患牙的松动度、X线片等决定患牙是否保留。
  3. 咬合痛
  ①修复体粘固后不久即出现咬合痛,并有明显叩痛,一般多由早接触创伤性牙合(就是俗称的咬着高)引起。
  处理:经过调合,症状消失。
  ②粘固后一段时间,考虑是否由于牙周病或慢性创伤合引起的根尖周炎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参考资料:马轩祥,赵依民,    口腔修复学 第5版  ,P178-179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